服务电话
4008091681
描述

十年沧桑巨变,广元朝天区生产总值10年翻4.1倍

5月14日讯 2017年,广元市朝天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7年11.06亿元增至44.62亿元,年均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68元,是2007年的4.1倍,年均增长13.8%……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该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7.48亿元,成为重灾区。震后,全区上下发扬“自强不息、团结拼搏、不甘落后、勇争一流”的新时期朝天精神,砥砺前行、克难攻坚,经过十年奋战、科学重建,经济跨越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一座生态康养、开放畅达、活力智慧、美丽幸福之城崛起在四川北大门。

提质扩能夯基础,战天斗地宏图展

陈家乡梯子岩村山高坡陡,“上山碰鼻子、下山蹲沟子”的梯子路是过去村民进出的主要通道,货物主要靠骡子绕道运输。2017年下半年,水泥公路通到村子里,连到各家各户。“路修好了,骡子也该‘退休’了……”村民们纷纷感慨。

2018年4月3日,“朝天号”列车穿越群山,停靠在西成高铁朝天站,为该区再添一道靓丽风景线。天堑变通途,蜀道不再难。历经几轮交通大会战,境内兰渝铁路、西成客专、广陕高速建成运营,大羊快速通道竣工通车,二专线取消公路收费,几十座跨江(河)大桥相继完工,农村公路通畅里程达到2180公里,“一横三纵三环线” 主骨架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通过几年艰苦奋战,双峡湖水库大坝填筑顺利实现封顶,预计今年10月份下闸蓄水。”工程负责人介绍,水库建成后,可解决附近数万人生活用水和4万多亩农田灌溉用水。2008年以来,全区新建水利设施近4000处,新增蓄引提水能力1700万立方米。从“靠天吃饭”到自动喷灌,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00余亩;从“背水吃”到自来水,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彻底解决。

近年来,随着“三网”深度融合,“宽带乡村”工程快速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悄然兴起,一批批山货搭上互联网快车运往全国各地。电网升级改造持续推进,城乡居民用上了安全电。“气化朝天”惠及大部分区域,烧柴、烧煤、烧液化气的历史已终结。

新型城镇化助推朝天城市建设提质扩容,山美、水美、城美、人美,秀美新城深深烙下时代印记。清风峡嘉陵江大桥、陵江西路等路段组成的城市内环线全面建成,小峨嵋公园成为居民观光健身好去处,陵江峰阁、锦绣家园、时代广场等房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小中坝棚户区改造梯次推进。实施城建提升“八大行动”,主城区面积由0.9平方公里增至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0.8万人增长到4.6万人,城镇化率较2007年提高15.69个百分点达到36.19%。

四化联动兴产业,风生水起龙头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震后,朝天区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现代化“四化联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一条贯穿绿色发展理念的产业振兴之路。

“每年都要派出百人招商团队,招引百个项目,引进百亿资金,为产业发展增添动力。”该区投资促进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坚持大开放大合作,先后引进了海螺水泥、七盘关国际石材城、曾家山滑雪场等数十个亿元以上项目,2017年签约资金达103.72亿元。

2010年3月,投资18亿元的海螺水泥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在海螺水泥的带动下,该区加快实施资源转化战略,成功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形成了“3+5”工业产业体系,“水(泥)-(黄)金-石(材)”成为产业支柱,新型建材产业、新型能源产业、农特产品加工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医药医疗器械产业竞相发展。201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73.5亿元,较2007年增长10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