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
4008091681
描述

英国人最近很困惑,中国游客挤到普通小镇都干嘛来了?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报》发布,即使我们允许了也不许转载*

英国基德灵顿电 - 中国游客走出旅游巴士,突然停了下来,一动不动,仿佛在感叹维纳斯或埃菲尔铁塔。然后他们开始拍照,一所不起眼的 1970 年代郊区家居、一棵橡树、一朵玫瑰、甚至一个垃圾桶,都被他们拍了下来。

来自广东省的刘静文(音)说到:“这里太美了。”而她的一个同伴则举着相机蜷缩在一处草坪边缘,在一幢小红砖平房前自拍了一张。一只白色雪纳瑞在附近的窗口露出头来。一位路过的居民愤怒地大喊:“不准拍照!我们要报警了!”

自从今年夏天一车又一车中国游客开始抵达这座平凡寂静的英国小镇,牛津北部距离约八公里基德灵顿的 13723 位居民就开始既困惑烦恼又高兴。

图片版权:Elizabeth Dalziel /《纽约时报》

突然涌入的中国游客也成为了头条新闻,并引发了一个全英国都不解的谜题。

例如,为什么中国游客忽视了村里那座建于十三世纪的美丽教堂和那些茅草屋顶的村舍,而是偏爱透过窗户往屋内窥探、拍摄停着的汽车,并在本米德大道旁的草坪上闲逛——而这只是一条单调的现代住宅区的街道。一名游客问一位目瞪口呆的居民他能否帮她修剪草坪,她礼貌地拒绝了。另一名游客则兴奋地在前院的儿童蹦床上又蹦又跳。

中国游客忽视了基德灵顿建于十三世纪的教堂,而是偏爱透过窗户往屋内窥探、拍摄停着的汽车并在草坪上闲逛。图片版权:Elizabeth Dalziel /《纽约时报》

英国媒体疯狂报道的一种理论是,一家旅游经营者欺骗中国游客说,这个村庄是魔幻小说中巫师哈里·波特(Harry Potter)小时候的家,女贞路 4 号。(事实上那个地方在伯克希尔布拉克内尔)。《太阳报》(The Sun)也发问说:是否是超自然力量把中国游客传送到了基德灵顿?

还有人提出,是因为有传言说基德灵顿是英国境内最大的村庄,因此吸引了大批中国游客前往参观。也许他们也是想看看那个头发乱蓬蓬的亿万富翁理乍得·布兰森(Richard Branson)曾经在这里拥有的那所大宅子?

出于对这个不解之谜的兴趣,英国广播公司(BBC)派出了一队摄制组、带着一份普通话的调查问卷前往基德灵顿,问中国游客他们为什么来这里。在专门为这个村庄开设的 Facebook 主页上,解决这一难题成为了一项广受欢迎的游戏。

莱斯特的罗茜·麦卡特(Rosie McCarter)问道:“他们认为有一位君主埋在你们街道下面吗?”她指的是她所在的中部城市一家停车场地下发现的查理三世的墓葬遗迹。

《每日镜报》》(The Mirror)将这座村庄和其他一些不可思议的全球旅游景点(比如切尔诺贝利、乌克兰和土耳其的头发博物馆)列在了一起。它写道:“世界上最古怪的景点名单里,现在又多了一座牛津郡郊区的寂静小村庄。”

当问起一名基德灵顿居民为什么会有人(更别说是从遥远的中国)大老远地跑来这里时,被问的人总是会带着一副诧异的表情。

正在本米德大道上打扫自家屋前落叶的 73 岁的电话工程师利亚姆·金(Liam King)说:“为什么中国人会来这里,是一个不解之谜。”

43 岁的司机桑杰伊·阿斯拉姆(Sanjay Aslam)指出,基德灵顿曾长期被牛津大学的阴影所压制,他说:“这里并没有什么让人能大开眼界的景点。”

理发师波莉·邦尼(Polly Bonney)说:“这儿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庄,一个相当不错的地方,没有什么地痞在这里出没。”

基德灵顿也出过名。根据村庄历史记录,1937 年,三头西伯利亚狼从当地动物园逃出来,造成了巨大的恐慌。1987 年,当教区议会主席试图把这个村子升级为镇时,曾引发了群众的反抗。

但到现在为止也就仅此而已。基德灵顿是英国中部一座小村庄,除了其他设施外还包含一座公共图书馆、七间酒吧、两家咖啡馆、四家餐厅、一条主要购物街(街上有一家达美乐比萨)、一所移民拘留中心和一座浸信会教堂,教堂前面树着一个标志牌,上面写着“Try praying(请试着祈祷)”。当地的房地产经纪人说,这儿一套三居室半独立式住宅的售价约为 43 万美元。

基德灵顿一家咖啡馆。村民们很惊讶为什么会有人(更别说是从遥远的中国)大老远地跑来这里观光。图片版权:Elizabeth Dalziel/《纽约时报》

最近在一家热门的当地酒吧 The King’s Arms 里,几个基德灵顿人在吃着一盘 8.55 美元、配着豌豆泥和薄荷酱的羊肉,他们对小镇新获得的名气感到困惑,酒吧的独眼狗米莉走了过去。酒吧里闹鬼,鬼魂是当地居民玛莎(Martha),她曾在 1950 年代在这家酒吧工作,酒吧平易近人的经理克里斯蒂娜·麦格拉思(Christine McGrath)说有时能看见她在织毛衣。酒吧的一个角落里挂着“grumpy old men’s club(脾气暴躁的老男人俱乐部)”的牌子,三位常客每周都会在那里坐一坐、发发牢骚。

酒吧里的主顾达成的共识是,中国游客无意中帮助这座不知名的村庄获得了国际关注,这有助于当地经济。麦格拉思说,中国游客偶尔走进酒吧、点杯爱尔兰啤酒、做做鬼脸就离开了。她说:“中国人让我们出名了。”

74 岁的职业治疗师弗兰·比斯利(Fran Beesley)说,一天她走出家门,看见一个中国男人在拍摄她的院子,他的家人在附近等着,当时她吃了一惊。她说“我想准备点茶点欢迎他们”,而其他居民则不那么高兴,还叫了警察。

事实上,为什么中国游客成群结队来到基德灵顿有一个完全合乎逻辑的解释,但这个解释很难帮助这里提升知名度。

北京华远国际旅行社 48 岁的导游孙建锋(音)说,导游经常将那些不愿意支付 68 美元参加附近温斯顿·丘吉尔祖屋布莱尼姆宫中文导览团的游客放在基德灵顿。

导游(右)带着中国游客参观温斯顿·丘吉尔的祖屋布莱尼姆宫。图片版权:Elizabeth Dalziel/《纽约时报》

他补充说,一些小聪明的游客已经发现,在布莱尼姆宫外买票的成本只有 25 美元左右,他们会悄悄地走过去,而这惹恼了其他已经支付了全价的游客。他说,最终,那些选择了不参加布莱尼姆游览项目的游客都被放到基德灵顿,因为从这里无法步行到达宫殿。

孙建锋说,基德灵顿是去比斯特购物村(Bicester Village)(中国游客必选的奢侈品零售折扣店)路上一个很方便的停留点。中国游客挥金如土,欧洲各国为赢得他们的消费展开了激烈竞争。

孙建锋强调,基德灵顿现象也是中国现代化与全球化的产物。他说,很多游客都是中国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的一部分,许多人都是生活在大城市钢筋混凝土大楼里,他们喜欢乡村的宁静,并对英国的乡村生活很感兴趣。

他指出,中国农村和英国的典型的田园气氛无法相提并论,“中国农村环境不太好。基德灵顿的环境太好了,你能在这里看到农田和牧场。另外许多新建的住房都是砖结构或砖木混合结构,现在这个在中国城市里已经很少见了。”

一辆旅游巴士开出了小镇,一群中国游客在车窗里挥着手,心满意足地笑着。基德灵顿游只持续了约 15 分钟时间,但这足以让刘静文满意了。

她眼里闪着光芒说:“这儿好浪漫。”然后旅游大巴就飞驰而去了。

翻译 熊猫译社 曾丹

题图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 2016 THE NEW YORK TIMES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